查看原文
其他

楞严经讲解284: 若起味定,便于禅定境界无法再往上提升,此是钝根人修行的通病

慧律法师 青袍笔记 2022-11-03

凡有言谈皆无实义,用嘴巴或文字说法,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,万不可执著于文字,误了自己!

说三摩中 二十五圣圆通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-15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c0550yq1237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
慧律法师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视频讲座:

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 15

(在此感谢各位把视频编译成文字版的师兄!)

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一经的教起因缘,如前面所说,是因为阿难但好闻思,但是不修三昧;所以,有没有修行,就明看有没有定,有没有,有定,这个人就是有修行;没有定,这个人就没修行。而此一经,经过七处征心、十番显见,以及其中种种的难、破,无非要引导阿难,乃至一切众生,悟得本心,以便依此本心,本自的圆觉自性,而起修“首楞严三昧”——这就是本经最终的具体目的。换言之,即如观世音菩萨所言,欲引导、成就一切众生“从闻、思、修,入三摩地。”

底下是,第二节正修耳根圆通三昧。【“初于闻中,入流亡所,所入既寂,动静二相了然不生。如是渐增,闻所闻尽,尽闻不住;觉所觉空,空觉极圆;空所空灭,生灭既灭,寂灭现前。”】刚刚我们在修学当中,于闻性当中,入流亡所,诸位!出流叫做缘尘,入流就是闻性,你只要观念很清楚这个重点,那就抓住了这一段整段耳根圆通三昧的重点。出流就是循尘,入流就是闻性,就是这样子。所入既寂,到达寂静的时候,发现动跟静都是因缘生,都是不可得,二相了然不生。所以,动尘跟静尘统统是尘。如是这个定渐渐的增加,能闻以及所闻也不可得,能闻的根、所闻的动静二相也不可得,不可得,叫做尽闻不住。接下来境界更高了,发现这个动静跟根都不可得,所以,觉所觉空,能觉、所觉,就包括动、静、根统统不可得,动跟静跟根都不可得,就是所觉不可得。所以,能觉的心。但是又住着一个觉也不行,所以,要把这个觉还是空掉,空觉极圆,把这个空觉极圆,把这个觉也把它空掉。所以,空觉达到最圆满的时候;但是,还有留一个空也不行,空觉极圆,这个觉性空掉了,达到究竟的圆满;但是,又落入一个空,连这个空也不能着,所以,能空、所空也灭。那么这个灭字,又着一个灭字,最后一个最微细的灭字,能灭、所灭也不可得,所以说:生灭既灭,寂灭现前。在这里特别要强调:生灭既灭,注意!生灭既灭不是灭掉生灭,灭掉生灭,又变成另外一种生灭。要记住这一句话,体悟到生则无生,灭则无灭,这个叫做生灭既灭,不是说要把生灭灭掉;把生灭灭掉,还是生灭,这个观念要特别特别的注意。了解生,生空无自性,灭,灭空无自性,不需要有一个生,也不需要有东西去灭它,自然的无生,自然就无灭,这个特别特别的重要。

所以,十方三世一切佛,最后的叫做唯有顿悟佛,没有渐悟佛。为什么?因为就像我们的眼睛,一睁开,就同时看到所有虚空,不能说一睁开,看到东边的虚空、看到西边虚空、看到南边虚空、看到北方的虚空,没有!眼睛一睁开,虚空同时显现证悟也是这样、顿悟也是这样子。所谓:十方三世佛,唯有顿悟佛,没有渐悟佛,就是这个道理。眼睛一睁开,虚空全部看得很清楚;我们心眼一开,所有的圆觉自性完全显露出来。所以这个生灭既灭,寂灭现前,许多人他都把它解释成:生灭,再把这个微细生灭要把它灭掉。完了!这样的解释,百千万劫不能成佛。不是灭掉生灭,是体悟到生灭不可得,生既无生,灭亦无灭,那么这样子寂灭就会现前。所以最后那一念就统统要放,就是顿的意思。那么功夫利的,那既然最后要放,那现在就统统放,一放就放到底。所以,那个无所住的人,是真正的有功夫,他一放他就放到底。简单讲:一个有功夫的人,这个世间就没有一件事情看不开的,看到一个人,讨厌的人,那就是相,因为那是假相,我不能被骗,你的清净心就显露出来。

注释:“初于闻中”:初就是最初,一开始起修行的时候。闻就是返闻,也就是返闻自性的法门。这个就是所谓,我最初修习返闻自性法门当中。“入流亡所”:流,就是闻性之流,而不是声尘之流。诸位!声尘之流就是出流,你这个要做一下笔记,闻性之流就是入流。一个是入流,入流了生死,出流就是奔于生死。“入流”,就是相对于“出流”而言;若是出流,则此“流”就是声尘之流;“声尘”旁边写:动静。你不要以为静不是尘喔,静仍然是尘。所以一个人不是说生活在一个没有吵杂的环境,他就会快乐;不!他掉进静尘。所以选择环境还是不如选择心境,心境很重要,对不对?心境胜过于环境,心境不安乐,什么环境住起来就是很难过、很可怕。若是“入流”,则转成闻性之流。以“出流”就是识心缘尘,所以,这个识心,记住!这个识心就是空无自性,空无自性。向外奔驰而出,所以是逐色循声而入生死境。如果是“入流”,就是逆流而回,反流照性;一出一入,都同是流,但是方向相反,所以古来称为“入流”叫做“就路返家”。

 “亡所”,“亡”,就是无、或者失。所,就是所闻。以入了闻性之流,所以背尘而行(背所闻之声尘而行)。所闻之声尘是在外的,但是现在你的心不向外驰,而是向后一百八十度转,转向内推求,所以就把外面的声尘抛在背后,因此声尘就是如同被丢弃了、丢失了(亡失),所以称为“亡所”(亡失所闻之尘);简言之,就是:“亡尘”。再更说得简单一点:因为向后转,背对着声音,所以听不到了。诸位!这一句是方便说,背对着声音还是有声音,只是说为了解释方便,让你不要循尘;如果你向后转背对着声音,这个还是有听得到。这个只是说方便解释,告诉你放下音声的意思,放下动、放下静这二个尘,是这个意思。

此四字合而言之:入了闻性之流,就是亡失(就是忘失)所闻的声尘。“所入既寂”:“所”,就是所闻,仍是指声尘而言。“入”,就是耳入,也就是耳根,也就是能闻之耳根。承前,所闻的声尘既亡,声尘既然寂止;停止的止。所闻既然寂止,能闻之根(这个就是耳入),也自然就寂止了。没有相分,哪来的见分?没有见分,又哪来的相分?相分也没什么意义了。也就是:既无所闻,能闻自寂。那么,既无所闻,其实就是耳根离相的意思,动、静是耳根的相,明、暗就是眼根的相。所以,耳根的相就是动跟静。所以离相就是离一切相,即名诸佛。

 “动静二相了然不生”:依佛法而言,声尘有两种,一种是有声之声,一种是无声之声。“有声之声”佛法中称之为声的动相,又称为“动尘”。“无声之声”佛法中称为声的静相,又称为“静尘”:然而静尘(无声之声),也是一种声尘(声音),儒家以及道家管它叫做“天籁”,意思就是:当我们把这个万籁俱寂,四周一切都很安静,寂然无声的时候,也可以听到一种频率很高很高的音声,“盈盈于耳”,充满四际,但又不吵人,而且与其他声音都不相妨碍,可以同时出现,这种特殊的音声称为“天籁”;所以很多人很会唱歌,叫做天籁之音,天籁合唱团,尤其是欧洲的小朋友,常常用这个来命名:天籁合唱团。其实这个就是佛法所说的“静尘”,通常在绝缘隔音的录音室或者广播室当中,如果没有他人,又没有其他的声响的时候,此刻你如果静下来、静下心来,可能可以听得到这种无声之声;若是根器好的人,在一般安静的时候,一静下心来,往往便可以听得到这个“天籁”。如果钝根人,恐怕就无法听到。“动静二相”,动静二种声尘之相。“了然”,就是全然。此言,动静二相声尘之相,都全然不生。也就是,此时不但“有声之声”没有生起,连“无声之声”也没有!有声、无声都没有声。这是如何一种境界呢?真是不可思议!如果说“有声之声”没有了,这容易理解;但是如果连“无声之声”也全然消失了,这不是凡夫意识所能忖思比度的境界!因为一般人认为没有声音,没有声音怎么会声音?因此,观世音菩萨在此法门中的修证,到此就已经远远的超越一切凡夫;跟外道所能思议的境界了。

 “如是渐增”:如是之观行渐渐增长、增上。“闻所闻尽”:第一个“闻”字,是能闻,就是耳识;“所闻”,还是指声尘。“尽”,就是灭。接着,能闻的“耳识”以及所闻的“声尘”都灭尽了。前面的“所入既寂”这是指根跟尘,现在是指识与尘。“尽闻不住”:尽,就是寂灭。“闻”,此处代表能闻及所闻二者;“不住”,不住着。此言,虽然已能寂灭能闻以及所闻,然而却对此境界毫不住着。这表示对所证的境界没有法爱,更无法执。以不起法爱,不生法执,所以对所证不以为满足,不以为已经达到究竟了,所以能以目前所证为基础,但是又能舍目前所证的境界,简单讲:一切法就是不能住着,一切不能住着,佛道才会蒸蒸日上,记得这个,他的境界就一直进步。如何在一切法中一直进步?就是一切法不着,圣道亦不为,成佛也不可得,如是达到绝对的寂灭,就是真正的佛道。而向上升进。这个“不住”就是《金刚经》所说的,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的“无所住”;也就是“佛说法如筏喻者,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”中的“舍筏”。凡此皆是菩萨此时在观行当中对这个证境的“不住”之所本;这也是菩萨于如来无上心法,随顺奉行的表现。

又,附带一提:习禅定者,于得初禅之后,之所以能再升二禅,完全是因为厌患初禅的境界,以彼为粗,觉得仍非究竟,所以于初禅之乐不生贪爱住着,因而才能舍初禅的喜乐之境,(初禅又称为“离生喜乐地”),而上进二禅。至于从二禅上升三禅,乃至从第三禅上升到第四禅,也都是如此。以对当前所证的境界,不以为足,不生法爱,不起贪着。诸位!如果你能把这几个字,把它好好的背起来,这一辈子的佛道绝对没有问题:当前所证境界,不以为足,不生法爱,不起贪着,就这几个字,你能够很有证量,很有修行,你仍然用那一种平等的心,不起一念傲慢的心,也不起法对法爱的心、法执的心,这样面对你自己的心态,你真的是一个修行人。所以,一个真正修行人,不会一直说我多了不起;或者我够资格批判别人;或者是我才是佛;或者是只有我最了不起,你们都要来供养我、要恭敬我,真正一个悟道的人,绝对不会这样子口出狂言。因为他当前所证的境界不以为足,也不生法爱,也不生贪着。

所以舍粗就细,舍劣就优。乃至从色界之四静虑入于无色界之四空定,亦如是。甚至于其他一切佛法中之修证,亦莫不如是:若于所证,不以为足(不得少为足),不生法爱、贪着,就能上上升进,而最终达于究竟无上菩提。此是上上根人之所为。至若中下根人或者是钝根人,则往往少有所证,便生满足,便起爱着,此即是起法爱及法执。若是对于禅定境界起这个贪着,便称为“味定”,味着定味,就是贪着那个,像我们东西一样,吃东西,我们吃东西的时候,哇!就很喜欢一种重品味的,有的贪咸的、有的贪辣的、有的喜欢油炸的,一上瘾,那么就很难去改变,所以叫做(味着定境),跟吃东西一样。若起味定,便于禅定境界无法再往上提升,从而裹足不前。此是钝根人修行的通病,所以其所证便是有个极限,总无法突破而达到究竟。然而,对所证境界会不会起法爱贪着,则系于无量劫来的善根之大小,一时也是勉强不来。若行者发现自己有法爱、法执的现象,应如何对治呢?第一,须常提醒自己不要贪着,也不追求所证境界的“觉受”,尤其是乐受、轻安或者是空灵等觉受。第二,要加强修行观察一切“觉”或“受”都是因缘和合,虚妄生灭,无有自体;不可取得。第三,应加强了知一切觉、受、证境、知解、乃至证境中的一切见、闻、觉、知,都是自心现量。

这个皆是自心现量,很难去理解跟体会,开悟的人知道这一句是究竟义:皆是自心现量。自心现量重点在哪里?就是遮无外境,意思就是:这个因缘生的世界,其实完全都是你在自己起心、自己动念、自己创造、自己感觉,玩来玩去其实都是玩自心,玩来玩去都是玩自心。不是那个要到北韩去游玩的时候,哪里有好玩?如果你懂了这一点,你就不会受到广告……广告嘛,全民最大党不是有广告吗?(韩语)包山包海包吃住,(韩语)有没有?我看到那句广告词:包山包海包吃住,(韩语)就是很便宜的意思。你如果了解唯心现量,怎么玩,玩来玩去都是这样子。

皆是自心现量,不取不着。如是如实心行,无始以来的法爱无明,就能渐渐稀薄,终于断除。你只要牢牢记住,什么境界都不能贪着,就是成佛都不能贪着。如是于修证上才有可能阶阶升进,达于究竟。“觉所觉空”:由于不住于“尽闻”的境界,所以能进一步升上此境界。“觉所觉”的第一个“觉”字,就是能觉。此觉已经是智慧,属于般若的智觉。以超越法爱、法执;诸位!这个法爱跟法执是修行人最难突破的,当他对法有觉受的时候,或者是有一点点功夫的时候,他写那个文章起来就不可一世。一个人的法爱、法执是很可怕的,而且束缚于修行人没有觉察,束缚在修行人的没有觉察。为什么?因为修行人都会固执自己的,修行到某一种程度,本来法是要解脱的,他却把法当作是一种内在里面自己的财富,可以随时随地的炫耀,诸位!拿法来炫耀就是法爱、法执。所以般若之智觉得以生起。般若之智觉生起之后,又再进一步观照:此能觉之智以及所觉之理,皆是本自空寂,以皆是如来藏心所现故。因此又破除进一步的法执:甚至对能觉之智(般若智),以及所觉之理,皆能不生贪着,所以能够照见其实相皆为如来藏性,当体本空而容诸相现起。所以,大修行人所有的相现起;但是,他的心是如如不动的。

 “空觉极圆”:这是“觉所觉空”的结果。因为照见能觉所觉皆悉空寂,能觉心还有所觉的根,还有动静的尘都不可得,为什么空寂?都是空无自性,根空无自性,尘还是空无自性。所以,因空无自性,就是十方三世一切佛所说的一切法无生,因为一切法皆空无自性,皆是缘起性,所以,一切法本自无生。缘起无自性,一切法无我,十方三世一切佛所共同宣说的真理是什么?一切法无生,一切法无生就是一切法无灭。所以,你执着于生灭,简单讲:你就是不了解一切法不生灭的道理。接着不思议地便产生了一种“空觉”的境界,也就是,这“空觉”就是“觉所觉空”这个“觉”。“极圆”,极其圆满。这种“空”的智觉,智慧的觉悟,由于观行力的推展、增进,渐渐加强、扩展,以至于变成极其圆满,乃至周遍法界:整个法界都入于此空觉之观照当中。须知,这一句话表示两个阶段的境界:一、空觉,二、空觉极圆。

“空所空灭”:“空”,就是能空;“灭”,就是寂灭。这一句表示菩萨又舍上面所证的“空觉极圆”的境界。因为菩萨在达到“空觉极圆”的境界后,从而照了:这极圆满的“空觉”之境界,是依能观照“空”的觉智而来的,如果我们没有能够观照空的觉智(简称为“能空之智”),则也无所空之境;换句话说,前面所证的“空觉极圆”之中,虽然极其圆满,然而实在还未完全圆满,因为这个“空觉极圆”之中,还有个“能空”以及“所空”在。因此,这个“空觉极圆”是建立在“能空”与“所空”的存在以及对立。若某种法是依于与他法之对立而存在,这个就“有诤”。缘起法就是这样子,这个就有诤,所以缘起法它就一定会有诤论的。即非一相,也非圆满。因此进一步的观行,令得领悟到:这个“空觉极圆”的“能空之智”,以及“所空之境”,也是自心现量,也就是如《楞伽经》所说的:一切法“皆是心、意、意识梦现。”因此,行者照见于此“能空、所空”之中,实是“无有少法可得”,以见此诸法皆无有实自体性可得。如是观了,即达“空所空灭”,能空之智、所空之境,尽皆寂灭,本不生。

“生灭既灭,寂灭现前”:前面所证的“空觉极圆”之中,因此仍有能空、所空,所以仍有“能空、所空”,所以,这个能所还是不断。如果还是有能所,这依然是二法;仍是生灭之法,非是不生灭之究竟法性。此前既舍“空觉极圆”之境,而进证“空所空灭”,这“空所空灭”就是一切生灭之法尽皆灭已。也就是达到《大般若经》以及《中观论》所说的“第一义大空”,也就是证得“空如来藏”的意思。此言:既已达到“空所空灭”,便达到了一切生灭之法尽皆寂灭;一切生灭之法既已寂灭,便达到“寂灭现前”。这个“寂灭”是指究竟寂灭而言。其实寂灭的意思重点在哪里?重点就是如来藏性。为什么要让它寂灭?就是一切有为法让它寂灭,那么无为法真如就显现。不着一个有为跟无为,这个就是真正的寂灭,有为立不得,无为也是不可立,立不得。所以邪见、正见……邪正尽打却,菩提性宛然。为什么一直讲究竟寂灭?其实就是要开采真如心,真如心在哪里显现?在一切法寂灭中显现,心静得下来,真如就显现;心静不下来,真如就显露不出来。(这“寂灭”是指究竟寂灭而言)也就是“无上大涅槃”的代名词,也就是“无余依涅槃”。“现前”也就是现前证得,或称为“现证”。

义贯:我最“初于”修习返“闻”自性的法门当“中”,溯逆声尘之流,而“入”于闻性之“流”,以背尘回性故“亡”失“所”闻之声尘;“所”闻之尘以及能闻之耳“入”(耳根),“既”已“寂”止(尘既亡,根亦寂),于是便得照见声尘的“动静二”种“相,了然不生”(有声之声不生,无声之声也不起,一切声尘都寂止。)“如是”观行之力“渐增”,能“闻”的耳识以及“所闻”的声尘,皆灭“尽”不生。虽然我已经达到灭“尽”了能“闻”、所闻的境界,但我并“不”于此证境而生“住”着之心;于是舍此境界,再进一步照了能“觉”之智以及“所觉”之理,亦悉“空”寂无生;以觉所觉空,所以达到一种“空觉”之境界,这种空觉之境界又渐渐的增进,变得“极”其“圆”满。然而这个空觉的境界当中,仍有能空所空,所以我又进一步的依如来藏心而观了:一切能“空”之智以及“所空”之境实本自寂“灭”。为什么实本自寂灭?其实就是当下。记得!本自寂灭其实就是当下就是空寂。因此禅宗的顿悟,就是一下子就进入空如来藏,没有葛藤。六祖讲: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?这个就是一切法空,证得第一义大空,这个就是空如来藏。皆本如来藏妙真如性。如是,既证能空之智、所空的境既然本寂灭不生,就是一切生灭之二法皆灭;一切“生灭”法“既”本自寂“灭”,则究竟“寂灭”之无上大涅槃便“现前”证得。

诠论:观音菩萨这耳根圆通法门,虽然困难,过程繁复,但是其綮要,“綮要”就是要领。但是其綮qìng要只在于“入流”二个字,且最困难的也是在这个“入流”一关。当今有人谈观音法门的时候说,这个“入流”是入声尘之流,实在是大错特错,读者不可不知。这误导众生。若是入声尘之流,则刚好相反。须知这个“入”字就是向内的意思。正好是背尘合觉,“入闻性之流”,也就是所谓的“返流照性”,也就是十二因缘门当中的“还灭门”:逆生死流。这个“入流”二个字,不但是整个耳根圆通法门的关键之处,而且是整个佛法——不论是大乘、小乘;显、密、性、相一切法——修证的时候的总原则:一切有情,若“出流”,就是生死、烦恼;如果是“入流”,就是涅槃、菩提。何以故?因为出流就是放纵身口意往外驰逐,虚妄执着,贪爱分别,所以生死烦恼无有尽时。

如果一念悟的时候,便“即流而返”,“逆流而上”,当体收摄身口意,往内推求,不再往外驰逐,虚妄造作,因而“回头”向彼岸,“返流”而得“照性”(照见本性——六祖大师名之曰“见性”,这个就是第一步的“入流亡所”。)因此,如果有心欲修行“返闻自性法门”,除了须要解此经文,然后再依静虑而修习外,最重要的,还是要先放下一切身语意的往外驰求的虚妄之业,诸位!只有一句话:你的生活愈单纯,愈接近真理,就是这么一句话,你的生活愈单纯。不要把单纯的生活搞得很复杂。所以说:往外追求的人,是不可能见性的。单纯的生活,我们修行的生活很单纯,我们要的是心中这种智慧的富贵,不是这种虚妄假相、金钱的富贵。

举凡一切世间的事、业、礼俗、朋友、交游、名利,皆一切总放下。简单讲:事,种种的事都是缘起性空,无事不要找事做,无事不要惹事,有事不要怕难。业,记得!这个业我们可以转,我们可以带善业,学佛弟子一定要有正确的观念,我们不能等到死亡以后,再把那一些钱交代你的儿女,来给你做这个超度法会;你现在有因缘可以作得了主,记得!要带善业走,不能带恶业走,你现在就可以做主,就好好的去做,扶弱济贫,种种的善事,布施棺木、做种种的慈善,护持正法、印经典,这个业是可以转的。所以,珍惜这一辈子,如果你经济能力好,你珍惜这一辈子,你可以做很多的善业,很多的善业。所以,这个业是可以转动的,要看你有没有这个决心。礼俗,这个礼俗能免就免。所以,我很不主张这些法师,除了特殊因缘,要不然这婚丧喜庆,尽量不要去参加。当然有一些像讲堂长年累月的护法这些斋主,或者是真的这些义工家里有碰到困难,当然我们就义不容辞。可是,有的人是电话介绍的,八辈子竹竿钩不着的,也要来讲堂请求去助念,那就是真的很辛苦了。

所以有一次基隆来的、皈依的,他就说:哎呀!我们能不能说在往生的时候,请文殊讲堂的法师或者师父到我家来加持?我说:你家住哪里?我家住基隆。喔!哪有办法法师……这文殊讲堂的法师才几个?每天都有死人,你这个礼俗这样没办法,真的!真的没办法。所以讲堂这个助念团是很好的,为什么呢?因为这个你有来进来、来助念,你今天帮助别人,来日人家帮助你,你的家属、眷属也获益良多。所以人是互助,福报是互享的,哪有说你平常也没有在对文殊讲堂这个助念团一点贡献,而且你家里离了那么远,一通电话来,这样会助念到累死,不骗你的!所以这个法师,真的要自己克制一下,星期四有普佛嘛,你叫家属来,普佛就集中在四楼;普佛是三楼还是四楼啊,四楼吧?三楼,哦,普佛在三楼。就在三楼,大家集中起来,这样很好嘛!就可以省时又省力,家属可以来随喜,又来正信的道场、正法的道场,这不是很好吗?所以,我劝这些法师们,就是说这些礼俗能免则免,浪费那么多的时间。所以师父这个礼俗是避得很远的,我也从来没有说去哪一个居士家在那边坐啊、泡茶,没有的,一次都没有的。

礼俗,朋友或者是交游、名利,皆一切总放下。尤其这个交游,这个交游的话,佛弟子跟他们不一样的,这个交游有一点困难,困难是什么?如果说我们到东京去,假设说,东京去的时候,我们一上游览车,如果我们开始念经做早课,咦?又好像是诵经团。如果不诵这个经,又好像不是佛弟子,所以,这个是有一点困难。所以,师父出国,这些都是让他们身心放下。一切总得放下,要节省自己的生命跟时间,所以,这些礼俗能免就免,坏朋友千万不要交,这个交游看情形。这是先行、或者前方便,也就是先决条件。然后再于一静处,安禅修习。如《圆觉经》所说的:“善男子,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,欲求如来净觉圆心,应当正念远离诸幻。”诸位!这四个字:远离诸幻,像我们那个最好了,像我们鱼池乡那个道场最好了,远离诸幻,没有任何人吵你,你要是说有因缘到木屋去修行,你念再大声都没有人会抗议,没有,旁边都没有人。我去那么多次,没有看到猴子,只有那个蟋蟀声,咻---只有这种声音而已。我们念佛的声音就压过它了,那它算什么呢?所以,那个道场很好,空气好到实在是没有污染,空气好。再来的话,早上睡醒七度,哇!刚好不会冷,阿弥陀佛阿弥陀佛……用功的时候,身体这样十几度,哇!天然的冷气,那高雄,你看这个就没办法了,高雄空气也不好,再来,旁边都是神道教的,所以,这个大环境……但是这个地方有好处,就是度众生方便,所以我常常称木屋叫做全部都是天然的冷气,空气一点污染都没有,去到那边的人不想回来,真的!但是要度众生还是要回来。

应当远离诸幻,“先依如来奢摩他行,坚持禁戒,安处徒众,宴坐静室……”(《圆觉经》卷上)这里所说的重要的,就是“远离诸幻”,一切世间有为、往外驰逐的事,都是诸幻。所以这个世间,不管你什么烟火秀、灯光秀、歌舞秀,都是秀,都是幻,那个会让你……让一般修行人迷惑,那是不可能的,他再一直怎么跳舞,你就知道那个是幻,诸幻。自性本来就空,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看,看来看去都是看自心,还是你心。你一直觉得说动荡不定,那个你的心都被受影响了,那个不是真心,是妄识。所以欲修圆觉者,皆须先远离。

又,如果是依《楞伽经》修,也是有一样的要求(先决要件),经云:“复次大慧,若菩萨摩诃萨欲知自心现量摄受及摄受者妄想境界,当离群聚、当离习俗、当离睡眠,初中后夜常自觉悟,修行方便。”诸位!中间那个:当离习俗是什么意思?习俗就是婚丧喜庆,就是一切世间不必要的集会、不必要的活动,就是浪费太多的我们的时间,习俗。(《楞伽经》卷一)因此,若欲真修行,一切往外驰逐的事,都应先放舍,然后才能静下来,修“往内推求”(入流亡所)之无上真实道。否则,一边往外驰逐,交际应酬、追名逐利,一边打坐修“入流亡所”,是行不通的,枉费工夫,以染净不相应故。

关于“向内推求”以及“往外驰逐”,笔者(就是成观法师自己)在此有个小故事:我少时读初中(台北师大附中),那个时候,初二上学期有位国文老师,名叫易国建(如今已经早往生了),他曾在课堂上说:“佛家与儒家不同,佛家是往内推求,儒家是往外追求。”我当时一听:“往内推求”,便自己心里想说:“嗯,很好!这个很好!”这一句话的印象一直很深刻,未曾忘怀。后来学佛的时候一时回想:那时候听到的这一句话,虽然直觉地觉得这一句话很好,但如果当时问我:好在哪儿?我恐怕也说不出所以然。试想,一个十三、四岁的小孩子,能懂得什么叫做“往内推求”?而且老师也没进一点解释,他只是不过在讲课文当中顺便提到,有点像是有感而发,或者是对他自己讲的。

他(指成观法师)碰到的还是一个好,我碰到的就不好,我在读大学的时候,我们那个教授,我们的七学分在他的手中,他教我们二科,很重,一个大学,七学分,才二十几学分,他一个教授就控制了七学分,很严重,那不能得罪。有一次,因为我那时候半工半读,因为成绩不错,然后就去擦这个office办公室,那个教授的办公室,要去弄一点茶叶泡泡茶,因为那个时候工读生,成绩好的人可以工读生,一天可以拿到二十五块。那因为我爸爸跟妈妈没有离婚,一刚开始成绩够,要平均到七十五分以上才可以,简单讲就是工读生成绩一定要很好,否则学校不能用,你成绩差,再工读生不行。那没办法了,我爸爸跟妈妈又没有办离婚,没有离婚的时候,怎么样?没有贫民证明,家庭贫困证没办法了。后来我跟我妈妈去找里长伯,那个里长伯人真的很好很好,他就说:朗饲!你放心!朗饲(“罔市”)就是将就喂的意思,“罔腰”就是将就养。他就说:你放心,你儿子这个没问题!里长开证明,本来不符合条件的,因为成绩算是不错,然后就开出那张里长证明,送到大学,逢甲大学,去,印章盖通过,通过就一个月可以收入七百五十块,一天二十五块,收入增加了七百五十块,那七百五十块就可以买很多本的原文书了;但是也没买几本,因为那一本书都很贵的。我们读大学只有一本是中文的,只有一本:国父思想,只有一本,全部都是英文。所以,那个时候,在读书的时候就是这样。

我们那个教授是基督徒的,对佛教有一点成见。有一天抹抹布的时候,他看我的头,因为我从大学听到了佛法,全部都剃光头,因为这样省时、省力、省钱,剃光头,全校唯一only you(师拟唱)只有我一个而已,所以全校看到我,就叫我的外号:师傅来了!不叫师父,叫师傅:师傅来了!我们那个教授就讲了一句很不好听的话,听了很难过的话,他就说:将相本无种,和尚更无种!喔!实在给我很大的刺激,虽然那个时候在家居士,我觉得这样有点侮辱出家人,将相本无种,出家和尚更无种,这样子有一点轻视了。我们这个不能计较,因为七个学分在他手中啊,他一说你不对的话,把你当掉,你就麻烦大了!也不敢吭一声。要不然能怎么样呢?不敢吭一声。所以,他碰到的还是很好的。(那时候师大附中的老师讲课,常常喜欢讲一些课外的活动),当然更不会期望下面五、六十个小毛驴能听得懂。何况这一句话碰巧是整个佛法中最核心的原理、原则,与理上、事上,都是最要紧的所在。所以我当时怎么可能听得懂其道理呢?虽然不懂,但是我的幼稚的心灵当中,老师这个课外的一句话,却“深获我心”,而且心向往之,并且经历多年而从无忘失。这依佛法而言,可能是由于宿昔所修的业习力所致吧!

这正是如有些人刚开始学佛法的时候,听闻佛法,虽然不太懂,但是却很喜欢,为什么呢?因为他八识田中有往昔修学的种子在。又有时候两人一起听闻佛法,其中一个人很喜欢、信受,另外一个人怎么也不相信。这个我相信这样子,念大学的时候隔壁同学,他那个内裤都是穿十几件,然后再一起洗的,现在穿了一件脱下来他不会马上洗的,跟我的生活完全不一样,他去买都买一打的内裤,很便宜的,就穿了十几件,再一天一起洗,他不想浪费时间在这个洗衣裤里面,跟我的生活不一样。说:喂!同学,今天晚上我们学校有请那个大师级的来演讲佛法,我们一起去听听看。他说:你们去就好。他外省的第二代的:你们去就好了,你们要作佛祖给你们做,我是凡夫,六道轮回的凡夫,我要继续轮回,你们去就好。一点都不相信佛。他说:极乐世界?在哪里啊?没人看到啊!叫我们要相信,那没办法,很难啦!所以没有那个善根;可是我就对这个非常有兴趣!

所以只要大学有请外面来的法师,或者是这些学者,或者是专家,来做佛学探讨、演讲;那还有一个是上《十四讲表》的,我一堂课都没有缺席,跟大家坐在前面是一样,我一堂课都没缺席,因为知道:喔!听到以后,正是如此!因为第一堂课的时候,一个朱居士来演讲,他讲的第一句话,我非常震撼,他说:人生有八苦。我非常的震撼,那些苦统统受过,生、老、病、死、爱别离、怨憎会、求不得,统统发生在我身上啊,为什么我活到今天才知道世间有八苦呢?第一句话就很震撼了!什么是佛法?就是解决痛苦的办法,让他解脱,让生命更加的活跃、光芒,绽放无边的智慧。为什么要学佛?使心灵更加的充满稳定、智慧,对学业也有帮忙,那时候正在读大学,对学业也有帮忙,那就很好了。是不是?哇!就开始去听……

后来发现这个佛法很科学的,一点都不是消极、迷信,一点都不消极,佛法对恶事很消极,对善事很积极,救人救世怎么会是消极呢?观念又改变了。所以,佛教一点都不迷信,它是智信,充满智慧的相信,可以解决你所有生命的难题、宇宙的迷茫。人生宇宙到底是什么?我生命到底要以什么为依归?是钱吗?是利吗?要名吗?如果要名,那以前干到皇帝的,那是最大的了,那有用吗?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,哪一个皇帝不扛去埋起来?对不对?就算唐朝的一代女皇武则天,她也是得死啊,也是没用。后来想一想,名没有用。利,这么多的有钱人,吴火狮,他也是死了。王永庆,现在也不在啊!那些那么有钱,有什么用?名、利,这世间到底在追求什么东西?

就是大学开始在迷茫当中,看到了、听到了这个佛法,生命找到了光芒,哇!这个佛法,这可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、所能够那么简单的。你想想看,我曾经这样子告诉表达,我们智商158,学历念到研究所,搞了三十几年,才有今天这样小小小小……英文讲just a little 一点点的成就,你看佛法有多难!但是,善根深厚的人不用,他听经一年、二年;以前我们没有上人这样一直教我们,没有这样教见性法门的,三十几年前,整个台湾谁教你见性法门?都是一支木鱼拿起来,叩……锵!青灯伴木鱼,以度晚年,以前三、四十年的佛法都是这样子的,不晓得佛法这么的伟大,什么青灯伴木鱼?充满了慈悲跟智慧,没有人宣扬。

你们今天就是比较幸运了,今天师父把这三十几年……我们教授讲的:你一定要去听人家的演讲!我们教授那一句话,到死我都会背起来:你们一定要去听人家演讲。什么是演讲?演讲是人家三、四十年一辈子的经验,在短短两个小时里面,就给你决定性的观念。喔!对对对,一定要听,我们这个教授告诉你:你一定要听人家演讲,人家那个演讲,是生命当中的精髓、精要、精华,集四十年来的精要,你一定要去听人家演讲。

所以,从此以后,被这个教授的观念启迪,那我就知道了,我们那个教授说:你们要毕业了,我讲一句话,这一句话你一定要记得,任何一件事情,不可以赶尽杀绝,不可以致人于死地,一定要留一条后路给人家活,以养自己的德行。所以这一句话也影响我一辈子,那个很绝的事情,师父做不出来,怎么做都做不出来。那个人做错事情,很气很气,他又来,第二天又来拜访,现在师父的面前,我就很没志气,又原谅他,(笑)没办法,就是没办法去恨他。所以我这一辈子就是不懂恨是什么,到底怎么样可以恨一个人把他恨到入骨?不会恨人家,过了就算了,我就是这样过一生。所以,也因为这样子,所以我的皮肤也保护得特别的好,这个也是养颜美容,心境好。八识田中有的人信,有的人他就怎么样也不信,那个人为什么不信呢?因为他往昔没修,所以他八识田中“没种”;没有这个种子因缘。没种(就是没有菩萨种),所以与佛法无缘,所以不相应。因此不只是“将相本有种”;刚好我们教授讲得颠倒,我们教授那一天很大声的说:将相本无种!其实将相本有种,学佛是菩提种,更有种,你那个种是生孩子,我这个菩提种是生佛的,不一样的。

所以,想想看,你们家里如果有生男孩子的,麻烦你们送几个来我这里出家,因为我这里自己没生啊,你们家里如果你们那个儿子觉得不错的时候,麻烦送几个儿子来我这里出家。年轻的,那一天我听错了,有一个人说:五十六岁要来出家,我听错,我听成五十,刚开始是答应人家,后来就说:师父!是五十六。我听成五十岁,喔!那五十六,五十六来这里出家,我栽培在这里住二年,五十八;受沙弥戒再二年,六十;再来,受比丘戒回来,栽培到成熟,准备进棺材!所以说:我觉得这样拿笔算一算,这个栽培起来,这个还是不行,希望年轻的人来出家。所以连学佛的人也要有“菩提种”才行,殊非偶然,也不可以幸致。

【“忽然超越世出世间,十方圆明,获二殊胜: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,与佛如来同一慈力;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,与诸众生同一悲仰。”】

注释:“忽然超越世出世间”:“忽然超越”,就是顿超,也就是在证到“寂灭现前”的下一刹那,也就是顿超一切世间、出世间。世间出世间,即是有为与无为。于一切有为无为、凡圣、染净,皆顿然超出,再也不受有为、无为、染净、凡圣的分别之局限,于是于一切法得自在无碍。“十方圆明”:“圆明”,圆满明彻。以超越世出世、一切凡圣、染净等分别故,便得亲见十方圆满明彻,以若有分别即有种界限,而不得圆满;若仍有染净、凡圣之差别,即所见不得明彻。“获二殊胜”:因此更获得了两种殊胜的证境。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”:这是心体上合于本觉,也就是所谓的“全体”(全字是动词,令成完全、无缺之义)。“与佛如来同一慈力”:“慈”力,以“慈”而生能与一切众生乐之“力”,这个是禅门所说的“全体”之后的“起用”,也就是,依体起用。“与诸众生同一悲仰”:“悲仰”,就是悲戚钦仰佛道,希慕至道之甘霖、法乳。以见十方圆明,无有凡圣之别,所以其心泯然与上圣下凡皆合为一体,既与佛心通同,亦与众生心通同;既具如来之究竟清净、本妙觉心,及欲拔济众生之心;也具一切众生悲仰慕道之心;六凡四圣,十法界之心,一时普现,而于心、佛、众生现证三平等,更无捍格。捍的意思,捍就是坚硬不能入的样子,坚硬不能入,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叫做格格不入。就不会有格格不入了,心、佛、众生三无差别。

义贯:以证寂灭现前故,“忽然超越世”间及“出世间”、有为与无为一切法,而得亲见“十方”世界“圆”满“明”彻,因此更“获”得“二”种“殊胜”之证境:“一者,上合十方诸佛”所证的“本妙觉心”,且亦“与佛如来”产生“同一慈力”,能济拔无量众生。“二者,下合十方”世界“一切六道众生”之心,“与诸众生同一悲仰”如来菩提解脱道之甘霖。

诠论:前面一段所述的修证过程,到最后证到“生灭既灭,寂灭现前”,也就是证到了“空如来藏”,而证大解脱。而这一段,从“十方圆明”开始,便渐渐转“空如来藏”为“不空如来藏”,而产生“不空如来藏”的力用以及庄严。所以我们虽然说空如来藏是体性本空,但是,不空如来藏就是妙用,会起妙用,无量的妙智叫做不空如来藏。也就是上合诸佛、下合众生的三平等心境;这个就是不空如来藏所显的力用以及总相。此下的三十二应、十四种无畏、四不思议,皆是从此力用总相所生的别相庄严境界。

再者,菩萨修行,于大悟(就是大彻大悟)后,通常不期然会产生两种心:一者悲心,二者报恩心。产生悲心是因为自身悟了、度脱了,便观见其他众生尚未得度脱,仍受沦溺,因此会作如是念:“我以前也跟他们一样,那实在是很苦”,所以他们便不期然;不期然就是自然叫做不期然,没有刻意的期待,自然发生,叫做不期然,就是自然。产生出大悲心,欲拔一切众生苦,令至安乐,与他现在所自受用者一般无二。

再者,证悟了之后,又会作如是思惟:“我今日所以能开悟、度脱,全不是我自己行,全都是佛的慈悲、佛力加持,我才得如是证解,因此我深受佛恩,更应思报佛之深恩。”凡是佛弟子,出家、在家都一定要报佛恩,你记得,记得这一句话。“我应如何报佛恩呢?佛以他自己所自证的法度脱我,我应效法佛陀所行,也是以此法,去利益更多的人,令更多的人度脱、开悟,同时这样也可以令法久住,这便是继承佛志,报答佛恩。”师父也是这样,我听到了佛法以后,我就下定决心要出家,一定要报答佛恩,我今天真的做到了,做到了;当然也是靠大家的帮忙,帮忙。那我们第十套,第十套《楞严经》出来了,出来了,明年农历年过后还要再印,如果你家经济不错,很想要报佛恩,那么,机会来了,我们第十套大概也会印好几万套,来发到全世界各地,这给大家一个通知跟机会。如果人悟了之后能生起如是二心:悲心及报恩心,这个人便是真悟了,即是佛的真子。如果人自说悟了,他不但不生以上的二心,却反而心生傲慢,且因此希冀期求他人的恭敬与供养,则可说此人并没有真正的悟了:因为能生悲心的人绝不会有慢心,而傲慢的人必不能生悲心,因为傲慢者必定是执我、着我相、我见、我能、我所,因此傲慢的人必然深着我相;以我相重故,其心中必无他人,所以傲慢者必心缺乏慈悲,且与悲心不相应。

记得!傲慢不可得,千万不要有慢的心,这个世间,你一定要记住,一山又比一山高,千万不要死在自己的观念,说:我很行!这个观念一辈子都不能有。所以,傲慢者必心缺乏慈悲,而且与悲心不相应。又,若修行者希求恭敬名利供养,也多是依于我慢、贪着,以我慢贪着故,必不能感知佛恩。然而已经开悟的人怎么可能心不慈悲、轻慢他人、贪着世俗名利呢?甚或不知感恩呢?所以知道:彼人实在是无悟。因此他若自己说自己已经开悟了,此事则不可轻信。诸位!这个刚好,今天刚好告一个段落,底下三十二应身,讲下去又另外一个段落。

好!合掌,愿以此功德,消灾在座诸位法师、消灾大座诸位护法居士大德,回向本讲堂消灾点灯及亡灵牌位拔度者;回向南投养德禅寺纳骨塔一切亡灵;回向文殊讲堂花莲佛兴寺纳骨塔一切亡灵,一起念: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,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,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愿生西方净土中,上品莲花为父母,花开见佛悟无生,不退菩萨为伴侣。(未完)

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01~270链接(未完)

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01~243链接(未完)

楞严经讲解270: 能够让我们悟入不生灭的体性的,清净在音闻--用耳根的闻性来修行

楞严经讲解271:法爱是佛门的毒瘤,站在这种法爱的角度就没有宽恕心、没有包容心

楞严经讲解272:下辈子你想要感得一个漂亮的身体和面貌,记得要离欲

楞严经讲解273:言语尖酸刻薄的人,是世界上最没有福报的人

楞严经讲解274:在人间很会唱歌不学佛的,将来就会变这个紧那罗去唱歌给玉帝听

楞严经讲解275:福德不够相貌就不够庄严,德行不够内心就不够柔顺

楞严经讲解276:如果你觉得业障很重,每天早上放一杯水念21遍大悲咒自己喝

楞严经讲解277:一门深入是指耳根门,以后千万不要叫人专念一句佛号做一门深入

楞严经讲解278:虽知如如不动、不取于相就是佛,但这颗心没受过训练就是看不破放不下

楞严经讲解279:佛教的法会统统是超度活人,不是超度死人的

楞严经讲解280:存有多少钱是假相;钱要从你手中花出去才是你的

楞严经讲解281:种种相,因业力的不同所感召的色身不一样,其实是同一个本体

楞严经讲解282:世间人追求的东西愈多愈好,修行人刚好相反是愈少愈好

楞严经讲解283:一切法都要定,没有定就不是佛法;一切修行者皆不能离于禅定

历史文章阅选读三(点击标题观看)

历史文章阅选读一(点击标题观看)

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

净空法师《法华经大意》目录01-66(全)

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 01-287目录

宣化上人法华经浅释 01--102 (全)链接

宣化上人六祖法宝坛经浅释01-23目录(全)

宣化上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浅释目录(全)

宣化上人华严经浅释目录01-30链接(未完)

净慧法师僧伽吒经浅释01-18目录(全)

元音老人楞严要解目录链接

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01~270链接(未完)

师大德悟道因缘 集 链

阿弥陀佛的故事十集链接

《寿康宝鉴》原名《不可录》白话版 全

修福者必看:文昌帝君阴骘文大意(净空法师讲述)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